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太阳能发电板(模块)、控制器和逆变器,主要由电子元器件组成。太阳能电池串联后,可以对其进行封装和保护,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然后与功率控制器等组件组合,形成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污染物的清理
一般光伏组件寿命在25年左右,定期清理一下组件面板上的鸟粪、树叶等遮蔽物,能保证太阳能板最大化照射到阳光。但清洗组件需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1、一般选择在早晨或者下午较晚的时候进行组件清洁工作。
2、进行组件清洗前,应考察监控记录中是否有电量输出异常的记载,分析是否可能引起漏电,并须检查组件的连接线和相关元件有无破损、粘连,在清洗前还需要用试电笔对组件的铝框、支架、钢化玻璃表面进行测试。以排除漏电隐患,确保人身安全。
3、分布式光伏发电进行组件清洁的人员应穿着相应工作服并佩戴帽子以避免造成人员刮蹭受伤。应禁止在衣服或工具上出现钩子、带子。线头等容易引起牵绊的部件。
4、严禁大风、大雨、雷雨或大雪天气的气象条件下清洗光伏组件。冬季清洁应避免冲洗,也不要在面板很热时用冷水冲洗。
5、严禁使用硬质和尖锐工具或腐蚀性溶剂及碱性有机溶剂擦拭光伏组件,禁止将清洗水喷射到组件接线盒、电缆桥架、汇流箱等设备。
在清洗时,最好请专业的运维光伏清洗人员进行清洗检修,才能更好的保证光伏组件在清洗过程中不受到损毁。
分布式光伏,尤其是自家用的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余电上网少了能源的输送一环还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在澳大利亚,现在自己家里装光伏板和特斯拉的电池组,在二十年的寿命中比政府电价大约便宜百分之十。
组件和支架的维护 (1)光伏组件表面应保持清洁,应使用干燥或潮湿的柔软洁净的布料擦拭光伏组件,严禁使用腐蚀性溶剂或硬物擦拭光伏组件。应在辐照度低于200W/㎡的情况下清洁光伏组件,不宜使用与组件温差较大的液体清洗组件。
(2)光伏组件应定期检查,若发现下列问题应立即调整或更换光伏组件。
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玻璃粉碎、背板灼焦、明显的颜色变化;
光伏组件中存在与组件边缘或任何电路之间形成连通通道的气泡;
光伏组件接线盒变形、扭曲、开裂或烧毁,接线端子无法良好接触。
(3)光伏组件上的带电警告标识不得丢失。
(4)使用金属边框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支架应结合良好,两者之间接触电阻不大于4Ω,边框必须牢固接地。
(5)在无阴影遮挡条件下工作时,在太阳辐照度为500W/㎡以上,风速不大于2m/s的条件下,同一光伏组件外表面(电池正上方区域)温度差异应小于20℃。装机容量大于50kWp的光伏电站,应配备红外线热像仪,检测光伏组件外表面温度差异。
(6)使用直流钳型电流表在太阳辐射强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测量接入同一个直流汇流箱的各光伏组件串的输入电流,其偏差应不超过5%。
(7)支架的所有螺栓、焊缝和支架连接应牢固可靠,表面的防腐涂层不应出现开裂和脱落现象,否则应及时不刷。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当光子照射金属时,其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电子完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足以克服金属的内部引力,并从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四个外电子。如果纯硅中掺杂了五个外电子的原子,比如磷原子,它就会变成一个n型半导体;如果纯硅中掺杂有三个外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则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相结合时,接触面将形成电位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照射在p-n结上时,电流从p型侧流向n型侧,形成电流。
分布式光伏发电原理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