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完全不依赖电网的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安装的光伏电站就需要装储能系统,要不然天气好的时候发的电用不完,也没有办法储存到晚上用,最好安装一个5-10KW的电站,基本上晴天的时候能够满足一家的日常用电,然后多余的电储存到蓄电池中,晚上再使用。
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于: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
③分布式光伏发电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系统的总效率η由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控制器效率、蓄电池效率、逆变器效率及负载的效率等决定。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只有17%左右。因此,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单位功率造价,是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化的重点和难点。自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晶体硅作为主要材料保持着统治地位。目前对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加大吸能面(如采用双面电池减小反射)、运用吸杂技术和钝化工艺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电池超薄型化等方面。
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原理
光生伏打效应在液体和固体物质中都会发生,但是只有固体(尤其是半导体PN结器件)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换成为电能。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是太阳能电池,又称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器件。太阳能转换成为电能的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
(1)太阳能电池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后,半导体内产生电子一空穴对,称为“光生载流子”,两者的电极性相反,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
(2)电极性相反的光生载流子被半导体PN结所产生的静电场分离开。
(3)光生载流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收集,并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从而获得电能。
分布式光伏发电变压器维护
(1)变压器的温度计应完好,油温应正常,储油柜的油位应与环境温度相对应,各部位无渗、漏油。每台变压器负荷大小、冷却条件及季节可能不同,运行中的变压器不能单纯以上层油温不超过允许值为依据,还应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及在上述情况下与上次的油温比较。
(2)套管油位应正常,套管外部无破损裂纹、无严重油污、无放电痕迹及其他异常现象,油质应为透明、微带黄色,由此可判断油质的好坏。油面应符合周围温度的标准线,如油面过低应检查变压器是否漏油等。油面过高应检查冷却装置的使用情况,是否有内部故障。
(3)变压器音响应正常,正常运行时一般有均匀的嗡嗡电磁声。如声音有所异常,应细心检查,作出正确判断,并立即进行处理。
(4)变压器引线应无断股,接头应无过热变色或示温片熔化(变色)现象,呼吸器应完好,矽胶变色程度不应超过3/4。
(5)有励磁调压分接开关的分接位置及电源指示应正常,瓦斯继电器内应无气体,变压器外壳接地、铁芯接地应完好等。
(6)恶劣天气时,应重点进行特殊检查。大风时,检查引线有无剧烈摆动,弧垂是否足够,变压器顶盖、套管引线处应无杂物,大雪天,各部触点在落雪后,不应立即熔化或有放电现象。大雾天,各部有无火花放电现象等等。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多晶硅经铸锭、断锭、切片等工序制成硅片进行加工。p-n结是通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硼和磷形成的。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心制备的银浆印刷在硅片上,形成网格线。烧结后,同时制作背电极,并在网格线表面涂覆一层减反射涂层。电池就是这样制成的。大电路板由电池芯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而成。通常,铝框架包裹在组件周围,玻璃覆盖在前面,电极安装在后面。通过电池模块等辅助设备,可以形成光伏电站的发电系统。为了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需要安装电流转换器。发电后,可通过蓄电池储存或输入公共电网。在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模块约占50%,电流转换器、安装费、其他辅助部件和其他费用占50%。